比特派钱包官网

  • 高岗的崛起与陨落

比特派钱包下载

你的位置:比特派钱包官网 > 比特派钱包下载 >

高岗的崛起与陨落

发布日期:2025-04-02 12:07    点击次数:182

早年间,红军主力在南方闹革命,而高岗则跟着刘志丹和谢子长在陕北搞兵运。说实话,和南方红军那轰轰烈烈的场面相比,陕北红军确实只能算是小打小闹。

1933年11月,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都已经打响了,陕北这边才重建了红26军,编制只有一个师,师长是王泰吉,政委就是高岗,全军加起来也就500人。后来1935年1月成立的红27军,同样只有一个师的编制,全军700人,枪才300支。

对于红军根据地来说,陕北这块地方,兵力既不强,装备也不好。

直到徐海东的红25军会师过来,成立了红15军团,陕北才有了点战斗力。老帅们后来回忆起来都说,要是没有徐海东的部队,陕北根据地能不能保住都是两说。

可是世事无常啊,就是这么一个不算兵强马壮的陕北根据地,最后竟然成了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,也是解放全中国的起点。

中央红军一到陕北,就属于外来部队了,很多工作都得通过陕北干部才能推下去。所以啊,就得找个陕北干部的代表,来当中央和地方的中间人。

红15军团虽然算是陕北部队,但军团长徐海东和政委程子华都是南方人,代表不了陕北。比高岗地位高的谢子长牺牲了,和高岗地位差不多的王泰吉也牺牲了。阎红彦呢,又因为受批评,被调到上海和苏联工作,脱离陕北好多年了。

这么一来,剩下来的人里面,就只有刘志丹和高岗了。可刘志丹又在1936年4月东征山西的时候牺牲了。那么,资历较深、地位较高的陕北干部,也就只剩下做过红15军团政治部主任的高岗了。就这样,高岗成了陕北根据地的代表。

所以说啊,中央红军到陕北,不仅是陕北根据地名留青史的机遇,也是高岗个人崛起的机遇。而这个机遇,还是刘志丹牺牲留给他的。

从那以后,高岗的职务地位就像坐火箭一样往上升,从中国革命的边缘干部,一路做到了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、八路军骑兵司令、陕甘宁边区书记,最后更是做到了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,和南方局书记周恩来、华中局书记刘少奇并列。

对于高岗的崛起,莫文骅心里挺不理解的。毛泽东就解释说:“你们在陕甘宁边区工作,就要和高岗搞好关系。你要知道,中央的政策,高岗不点头,在边区也行不通。”

莫文骅不服气,说:“这是要挟中央。”毛泽东也不多说什么,就问他:“多大了?”莫文骅回答说:“30岁了。”毛泽东拍拍他的肩膀说:“你还年轻,过些年就好了。”

毛泽东的意思是,山头是客观存在的,强行削平山头一定会让山头更加独立抱团。你得承认山头,包容山头,才能逐渐瓦解山头。

虽然毛泽东的“山头观”对高岗来说是一份红利,但实事求是地说,高岗除了资历以外,还是靠个人能力吃到这份红利的。毕竟雄才大略的毛泽东,可不会重用草包。

1941年做了西北局书记以后,高岗辅佐毛泽东整理党务政务,并且具体领导了陕甘宁边区的大生产运动。边区能顺利渡过经济困难时期,高岗是功不可没的。

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,我党决定抢占东北。高岗主动请缨到东北去。

第二年6月,东北局调整人事和分工,林彪直升东北局书记。但因为性格和专业的问题,林彪主要负责指挥作战,其他的不管。后勤和地方建设等工作,便由东北局副书记高岗负责。

他们两人的内外军政分工明确,林彪需要弹药,高岗就给筹备弹药;林彪需要粮食和人马,高岗就给送来粮食和人马。总之是要什么给什么,配合得非常好。

辽沈战役的时候,高岗给林彪送来8000万斤粮草、8000桶油料、160万支前民工,保证了辽沈战役的后勤供给。

战役结束,百万大军准备入关,林彪感动地和高岗说:“老高,没有你,我打不了胜仗。”

可以说,从西北到东北,高岗始终是搞后勤建设的。这个功能,他一直延续到抗美援朝时期。

抗美援朝爆发以后,毛泽东下了军令:“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东北行政区为总后方基地,所有一切后方工作供应事宜,以及有关援助朝鲜同志的事务,统由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高岗同志调度指挥并负责保证之。”

于是,已经升为东北局书记、东北人民政府主席、东北军区司令兼政委的高岗,成了抗美援朝后勤工作的第一责任人。

短时间内,他便领导东北各部门,开辟了三条运输线,给朝鲜源源不断地送去兵员、粮食、弹药等物资。后期苏联援助的物资,也都要经过高岗转运。

所以彭德怀才说,志愿军在前方打胜仗,应该感谢两个人,一个是高大麻子(高岗),一个是洪大麻子(洪学智)。洪学智以志愿军副司令的身份,负责前线的后勤工作。如果没有他们两个,志愿军是打不了胜仗的。

这时候的高岗是能人猛人,是毛泽东的心头好,也是众将帅的铁战友。

但也就在抗美援朝爆发的时间点上,任弼时去世了。任弼时是毛泽东非常倚重的左膀右臂,也是五人组里非常重要的制衡力量。任弼时的突然去世,对国家和毛泽东来说,都是巨大的损失。

有了空位,就要有人填补空位。毛泽东也得寻找有影响力、能做事的左膀右臂,于是高岗就出现在了毛泽东的视线里。而且国家初立,各大行政区的封疆大吏们权力太大,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削藩。

在这样的背景下,便有了“五马进京、一马当先”的事。五马进京是削藩,高岗这一马当先,是替补任弼时。

1952年底,高岗进京,出任和政务院平级的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,就此形成刘(少奇)管党务、周(恩来)管政务、高(岗)管经济的三足鼎立格局。管经济,倒也符合他的工作特长。

而且要说起来和毛泽东的关系,高岗比其他人更亲近。那时他们工作的地方在中南海一号楼,毛泽东的办公室在一楼,刘少奇、周恩来、朱德的办公室都在二楼。高岗来了以后,办公室也安排在一楼,比特派钱包官网app下载和毛泽东的办公室是斜对门。

毛泽东有什么事, 比特派钱包app官方下载打个招呼就把高岗喊过去了。要是有什么重要文件,他自己写上批语,也派人送到高岗办公室,让他提意见。

那时候有个“中央小会”,领导人们坐在一起开会议事。毛泽东、刘少奇、周恩来是有空就来参加,朱德老总年纪大,有时候开不完就走,高岗则是每次都参加,从头到尾不离场。

有时候开完会,所有人都散了,毛泽东还要留高岗单独谈话,一谈就是一夜。天亮以后,毛泽东回去睡觉,高岗回去上班……

朱德老总看不下去了,怕他吃不消,便趁高岗来拜访的时候,边喝酒边问:“小高啊,你太能熬了。每次开会我是白天就得走,受不了,可是散会之后老毛还要找你谈话,你受得了吗?”

高岗喝了口酒,说到:“我没有什么,我还年轻,身体好,老总你就放心吧。”

朱德老总不放心:“小高啊,我和老毛共事多年,他的知识很广,他看古书。”

高岗不知道有没有听懂,只是默默喝酒,什么都不说。

看到这段对话,不由让人感慨万千。

不过所有人都看出来了,高岗进京真的是一马当先,重要文件后面的名字排序从“毛刘周朱高”,慢慢地变成“毛高”,但是高岗觉得这样排名不合适,三番五次要求改,才恢复成原来的样子。

不管怎么说吧,所有人都知道毛泽东对高岗极为重视,毛泽东也对高岗栽培提点,指望他能成大器。

这个“成大器”就是

前面说的,接替任弼时的地位,对另外两足形成制衡。也正是这个原因,毛泽东才在一次私下谈话中,亲自交代高岗查阅东北敌伪档案,找到1929年刘少奇在奉天被捕的记录。

如果是坚贞不屈,那便罢了;如果有不坚定的表现,这份记录就是随时可以打出去的利器。能让毛泽东亲近到这份上的,也没几个人。

当然了,如果非要说让高岗制衡另外两足,是为了个人权力,肯定是不全面的。

1949年,高岗召集东北干部开会,发言说了一段观点:“要尽量让农民发家致富,让绝大多数农民丰衣足食,但也要让农民从个体向集体发展,系统地建立供销合作社,让农民不受商人的剥削。”

会议结束之后,东北局根据会议精神,写了《农村支部工作指示》,并送到组织部请求答复。刘少奇和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的结论是:

“现在的变工互助组能否发展成集体农庄?我认为是不可能的。由个体生产到集体农庄,这是生产方式上的革命。没有机器工业的集体农庄是巩固不了的,将来加上机器工具的条件,才能够领导实行集体农庄。”

高岗和刘少奇谈不拢,便把回复上交毛泽东,毛泽东看到刘少奇的话,“不满形于颜色”,非常直接的支持了高岗的观点。

1951年,又出现了类似的争论。山西省委提交了《把老区的互助组织提高一步》的报告,里面说:“把公共积累和按劳分配这两个进步因素,在互助组织逐步增强,将使老区的互助组织前进一步。对于私有基础,不应该是巩固,而是要逐步动摇它、削弱它、直至否定它。”

报告提交到华北局并报告刘少奇,刘少奇写下批语:“逐步动摇、削弱直至否定私有基础,这是一种错误的、危险的、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。山西的这个文件,就是表现这种思想的一个例子,特印发给各负责同志一阅。”

在这次争论中,高岗支持山西的意见,毛泽东支持高岗的态度。薄一波反对山西的意见,刘少奇支持薄一波的态度。

可见关于以后走什么路的问题,立国初期就爆发了普遍争论,东北和华北,高层和地方,都有各自的坚持,都有各自的态度。

以上是和刘少奇的争论,而和周恩来的争论焦点在于新税制改革。

1952年12月,政务院颁布了新税制,规定不分公营和私营一律平等纳税。这份政策是公平的,但结果却造成公营企业多纳税、私营企业少纳税,有利于资本主义,不利于社会主义。

而且新税制颁布之前,政务院没有向中央汇报,毛泽东有些怒:

“修正税制之前没有报告中央,可是和资本家商量了,把资本家看的比中央还重,这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。而且现在是过渡时期,到底是向社会主义过渡,还是向资本主义过渡,这是个问题。”

因为和两人的争论,毛泽东便趁五马进京的时机,在人事和组织上做了新的安排。

政务院的八个部划归国家计委,高岗负责经济。

政法工作由董必武、彭真、罗瑞卿负责。

财经工作由陈云、薄一波、邓子恢负责。

文教由时任宣传部长陆定一负责。

外交由周恩来负责。

组织部由饶漱石负责。

经过这次安排,周恩来实际上被剥夺了政务院的最后决定权,刘少奇的人事权被克制,高岗则成立了所谓的经济内阁,再加上人尽皆知的毛泽东宠信,高岗实际上成为第四号人物。

如果就这样下去,毛泽东的目的基本达到了,一来三足鼎立互相制衡,二来在路线和组织上有左膀右臂,大事小事都能帮衬一把。

至于说换人,那不是说换就能换的,必须先承认山头,等时机到了再瓦解山头,这些都需要时间,现在的任务是团结一致向前看。但高岗却理解错了,他以为毛泽东真的要换人,结果就飘了。

高岗这个人大大咧咧的,说好听点是不拘小节,说不好听的就是粗鄙少文。经常在开会的时候,几十个人在会议室看材料或发言,他就卷起裤腿搓腿毛,然后把搓下来的腿毛拧在一起,用火柴点着,弄得满屋子都是烧腿毛的味道。

别人捂着鼻子表达不满,他也不在意。这么粗鲁的性格,根本不可能周密做事。

自从成了第四号人物,高岗觉得自己深刻理解了毛泽东的意思,野心也被错误判断激起来,开始认认真真的倒刘(刘少奇)。

正好,那段时间安子文提出一份八大政治局委员的名单,名单里有薄一波的名字,但没有林彪。

传到毛泽东的手里以后,毛泽东特别愤怒,在会议上批评安子文,说你只是一个副部长,有什么资格搞这么大的名单,这事到此为止,不许对外泄露。

安子文当然没有资格搞名单,他是用别人搞的名单出来投石问路。

后来毛泽东把名单给高岗看了,嘱咐他看完就行不要外泄,高岗也答应了。但从这份名单上,高岗看到了机会:“林彪是苏区干部,又是军队干部,名单里没有林彪是什么意思?”

于是呢,高岗便提出白区党和红区党的论调,说毛泽东代表红区,刘少奇代表白区,江山是红区的人打下来的,现在政权却掌握在白区的人手里,要进行彻底改组。而且到处传播名单的事,言外之意就是白区的人要搞红区,我们红区的人要团结起来。

这番论调说出来,高岗便不再是一个人,而是成了苏区军人的代表,得到彭德怀、林彪等军人的支持。

1953年的6—8月,中央召开财经会议,高岗带头批薄一波,准备以此为突破口来倒刘少奇,并且在会议召开期间,带着十几个人大张旗鼓的到西山看望林彪。

这意思就很明显了,你们的名单里没有林彪,但林彪和我们是一起的。

受高岗的影响,再加上原本就和刘少奇有私人恩怨,饶漱石开始在组织部追查私拟名单的事,自然通过安子文追到幕后的刘少奇,于是在9月份的组织会议上批安子文讨刘少奇。

现在说是高岗和饶漱石有联盟,其实没有,他们之前就没什么交集,现在刚进京更不会有深交,之所以同时行动,只是因为目标一致。

但他们做的太过火,大张旗鼓生怕别人不知道,远远超出毛泽东的规划,甚至叶剑英都跑来问:“有薄无林是怎么回事?”

毛泽东有些诧异:“你怎么知道的,我要查一下这件事。”

他很生气的问高岗:“谁泄露出去的,是不是饶漱石?”这是给他承认错误的机会,但高岗没有接住,绕开话题说:“饶漱石不会吧?”这时候毛泽东发现坏事了。

原本只是想制衡,谁知道高岗和饶漱石走的这么远,大有炸平庐山停止地球转动之势。如果让他们继续搞下去,非但不能团结起来做工作,甚至可能造成红白分裂、军政分裂、央地分裂。

1953年是抗美援朝刚结束、国内经济建设刚开始的时候,最需要的是团结,最不需要的是分裂,一旦出现分裂,将给国家造成不可弥补的伤害。

毛泽东决定收拾残局,但还是想给他们一次机会。他让刘少奇、陈云、高岗开一次会,都做自我批评,结果刘少奇和陈云都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,高岗却轻描淡写,不积极搞团结。

毛泽东非常失望,12月24日说出“两个司令部,一个吹阳风、一个吹阴风”的那番话。

可能从这番话开始,高岗判断出了风向,知道自己要失败了,有些心灰意冷。但毛泽东还是给他机会。

1954年2月,七届四中全会召开前,听闻高岗想到杭州找他谈,毛泽东说不要来杭州了,让高岗和刘少奇、周恩来、邓小平谈谈,看他有什么想说的,有没有挽救的机会。

三人和高岗谈了几次,高岗始终不承认错误,就没谈出什么结果。后来据高岗的夫人说,去谈话前,高岗在裤裆里缝了20几颗安眠药。这是准备一旦被捕就自杀。

做为数十年风里来雨里去的老革命,稍微遇到挫折就不活了,抗打击能力真的有些差了。

因为高岗的态度,事情到这里就没悬念了。他在路线上得罪了刘少奇,职位上得罪了周恩来,并且不低头认错搞团结,让毛泽东想保他都保不住。

如果强行保高岗,那就是和另外两人决裂,代价太大。要和另外两人团结,就必须弃高岗。该怎么选,其实不难。于是风光显赫的高岗,就此成为批判的对象,而饶漱石也被连带在一起批判。

从现在来看,高岗其实还是有翻身机会的,但前提就是活下来,再等12年。事实上,毛泽东也是这么想的,再给他一次机会。

1954年2月,高岗和饶漱石被批以后,毛泽东准备让高岗回陕西做地委书记,以后的事以后再说,结果还没来得及派人去谈,就传来高岗自杀未遂的消息。

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,满脸厌恶的表情,感觉自己看走眼了,和秘书说:“高岗到西北的事不要再提了,随他去。”高岗自此翻身无望,半年后选择吞安眠药自杀了。

人死如灯灭,案子也就没有翻转的余地,成了雷打不动的铁案,连带着饶漱石也被关了二十年,空耗时光。

1955年4月,高岗和饶漱石的处理结果宣布,林彪补高岗的缺,当选政治局委员,再过三年晋升为副主席。历史走入新的阶段。

写到这里想到两句老话:一失人身,万劫不复。一失足成千古恨,再回首已百年身。



推荐资讯Related Articles

  • 科教兴国专题——“十五”科教规划

    2025-04-04

    科技教育发展“十五”重点专项规划(高技术产业发展规划) 前 言 二十世纪后期,随着一系列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,以信息技术产业、生物技术产业为重点的高技术产业迅速成长。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,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,不但决定着国际竞争力的高低,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分工地位,从而决定了在国际贫富两极分化中的国家前途。高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影响世界...

  • 如何通过苹果期货获利?苹果期货市场有哪些投资策略?

    2025-04-03

    苹果期货作为一种农产品期货,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的获利机会。通过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和采用有效的投资策略,投资者可以在苹果期货市场中实现盈利。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投资策略和市场分析方法,帮助投资者在苹果期货市场中获得成功。 1. 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是苹果期货投资的基础。投资者需要关注苹果的供需情况、季节性因素、天气条件以及全球市场的影响。例如,苹果的产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,干旱或霜冻可能导致产量下降,...

  • 银行的账户资金如何安全转移?

    2025-04-02

    在当今金融交易频繁的时代,确保银行账户资金安全转移至关重要。以下为您详细介绍银行账户资金安全转移的多种方式和注意事项。 首先,常见的银行账户资金转移方式包括银行转账、网上银行支付、手机银行支付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。银行转账是一种传统且较为安全的方式,可分为同行转账和跨行转账。同行转账通常实时到账,跨行转账则可能需要一定时间,具体取决于转账金额和银行处理速度。 网上银行支付和手机银行支付为人们提供了...

  • 怎样提高投资回报率?提高投资回报率存在哪些挑战?

    2025-04-02

    在投资领域,提高投资回报率是众多投资者的核心目标,但这并非易事,面临着诸多挑战。 要提高投资回报率,首先需要进行充分的市场研究和分析。了解不同资产类别的特点、趋势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。比如,股票市场的波动较大,但潜在回报也较高;债券市场相对稳定,但收益较为平稳。通过对市场的深入研究,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投资时机,选择合适的投资标的。 多元化投资是提高投资回报率的重要策略之一。构建一个包含不同...